发布时间:2024-09-16 03:02:07 | 拔尖网
征集志愿用什么报
高考结束对考生和家长来说,最重要还是高考志愿填报。对比几年前,那时候填报志愿,就只有查一本厚厚的志愿参考书,当时网上关于怎样报考学校的信息真不多。那时候最多就是咨询考生的班主任。
在前几年报考志愿有个很大的参考标准,就是这个专业火不火。有几年计算机专业特别火,所以很多家长一窝蜂地都让孩子报计算机专业,谁知道出来之后才发现这专业很尴尬,找不到关联性很强的工作。特别是现在新高考情况下很多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中就更尴尬了。
为了不让广大的`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的时候不尴尬,现在市场上有很多的志愿报考软件,他们都有各自的功能。比如我所了解的蝶变志愿这个产品,他们的数据来源是将每个省份的志愿填报指导大本进行数据整合转成电子数据,然后再人工校对,形成数据基础,再通过数据分析处理和算法计算,针对不同省份不同成绩给出能上的大学列表,并针对每个大学给出录取概率。
可以使用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 (学信网)进行查询。这是教育部学历查询网站、教育部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指定网站、全国 硕士研究生 招生报名和调剂指定的唯一官方网站,所有已经毕业和在读的高校学生学历学籍信息在这里都能查询到。
查询步骤如下:
1、进入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点击学籍学历查询。
2、点击零散查询。
3、输入相关个人信息,点击查询即可。
查询结果:
如果没有被人冒名顶替高考成绩上大学,就查不到任何高校学籍和学历信息,反之,如果查询到了高校就读的学历学籍信息,而自己又没有就读该大学,那么可能被人冒名顶替高考成绩上大学了。
扩展资料:
高考成绩查询的注意事项:
1、关注学生所在省份的查分时间
高考成绩公布和高考志愿的填报是一前一后进行的,查分虽然只是知道了学生高考的一个具体成绩,但是如果不知道这个成绩的多少学生是无法填报志愿的。所以对于学生来说查分是很重要的,学生要搞清楚自己所在省份的查分具体时间,早一点知道分数才能把剩下的时间都有效利用在选择学校和专业上。
2、保护自己的考试信息
对于很多考得好的学生来说,光自己一个人心里开心似乎还不够,还喜欢把查询到成绩的页面截图发到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向所有人展示自己的胜利。但是社交平台上很多信息都是公开的,而且可以共享,学生的信息很可能就会被有心人利用。
在高考史上学生被人冒名顶替去上学,高校被人冒名顶替去招生工作骗局也不是没有。所以为了守住自己这个来之不易的成果,学生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考试信息。
3、记住志愿填报时间
志愿报考时间对学生来说可谓是高考能否最终成功最关键的一部,因为前面的高考成绩已经对学生进行了不同的分类。每一个不同批次的学生,志愿填报的时间都不同,而且这个 时间轴 上的批次是从高到低的。
学生如果错过了自己所在批次的报考时间,那后果是很让人心痛的。所以考生一定要牢牢记住自己所在的批次和志愿填报的时间,在这个时间内抓紧完成志愿的报考。
拔尖网(https://www.bjshipi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后几天可以查成绩报志愿的相关内容。
在高考结束后的半个月到20天左右考生可以查询成绩并填报志愿。
在每年的6月24至28日之间会公布高考成绩,同时会公布各省分数线、一分一段表等数据,但是具体时间以实际公布为准。一般在6月24日晚上10点以后有部分学生就可以查到自己的成绩了,另外有一部分学生可能通过当地招生办提前几天查询到了自己的高考成绩。
高考成绩公布后,如果考生对自己的高考成绩产生疑问,通常情况下,可以在6月27日下午6点之前向所在地市的招生办或者市教育局提交复查成绩的申请,具体时间要留意招考办的通知。在成绩出来的三天后,志愿填报就开始启动了。不同类型招生时间也不一样,比如艺术类、体育类、单独考试招生、特殊类型招生等都是不一样的。 拔尖网
填报志愿的注意事项
1、避免全部填报热门学校或专业
如果考生分数有所不足,不一定要全部填报热门学校或专业,这样很容易造成落榜。因此可以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相结合,既填报热门学校或专业,也填报自己能接受的冷门学校或专业,增加录取机会。
2、填报第一志愿要慎重
平行志愿实行的是一轮投档,因此考生只有一次投档机会,所以填报志愿需慎重,虽然要参考往年分数线情况,但也不可照搬。考生最后一个学校的填报要保险一些,可以考虑往年报考人数不足或招过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学校。
3、提前了解专业内容
专业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未来的就业方向。因此在选择专业时,考生需要考虑自己喜欢学什么专业。对于感兴趣的专业,考生可以通过网上查询,了解其课程安排、教师教学、就业方向。
以上就是拔尖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拔尖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拔尖网:www.bjship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