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西南交通大学本科二批次 高考分数线最低的211大学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分数线最低的211大学
高考填报志愿时,211和985高校是家长和考生们选择的重点院校,然而这些名校的高分数线也是吓怕了一众的考生。下文我给大家整理了高考分数线比较低的几所211大学,供参考!
哪些211大学高考分数线比较低
1、苏州大学
高考分数线低的原因:在外省市在一本批次招生,在本省招生时部分专业安排在二批本科录取,主要专业有:劳动与社会保障、物流管理、城市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软件工程、工程管理等。
2、西南大学(荣昌校区)
高考低分数线录取原因:分四批招生录取,提前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本科。本科二批就读于荣昌校区。
3、太原理工大学
高考低分数线录取原因:由于专业比较艰苦,如“采矿工程、安全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资源勘查工程、测绘工程”在全国各省录取时,录取分数比其它专业要低一些。该校的软件工程专业在二批次本科录取,目前只招收山西考生。
4、西南交通大学(峨嵋校区)
高考低分数线录取的原因:在此就读的是第二批次本科生,毕业证书内容填写“在我校峨嵋校区某某专业学习”。经济类与生物工程类两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都在一本批次录取(西南交大与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本科教育合作项目经济类、西南交大与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本科教育合作项目)。
5、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高考低分数线录取原因:作为河海大学的常州分校区,部分专业在二批本科录取,主要专业有:能源与动力工程、工业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等。
211大学有哪些优势
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211、985俨然成为了国家重点培养学校。无论是211工程还是985工程,都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换言之,就是说,政策倾向导致了拨款的倾斜,那么理所当然,这些学校自然可以走上更好的发展之路。
说的夸张一点,大学间实力的差距,主要就是经费的差距,经费多的学校可以请到好的教授,买到好的设备,进而出更多更好的科研或者教育成果,同时给提供学生好的学习生活条件,持续几年乃至十几年,完全可以让学校走在前端。
在传统的保研率上,211大学本来起点就很高,新政策出台后,211大学学生受益更大。一般来说,留校保研比例在80%左右,为了防止优秀人才外流,校外推荐保研率多数卡在20%以内,甚至仅在2-3%之间。

2020四川本科二批次调档线
每个学校的调档线不一样,以下为2020年一本院校在四川招生的调档线:
北京大学:文科646分,理科695分
中国人民大学:文科634分,理科680分
清华大学:文科654分,理科694分
北京交通大学:文科598分,理科638分
北京科技大学:文科586分,理科630分
北京化工大学:文科577分,理科621分
北京邮电大学:文科591分,理科653分
中国农业大学:文科600分,理科631分
北京林业大学:文科584分,理科613分
北京中医药大学:文科603分,理科621分
拔尖网
北京语言大学:文科580分,理科608分
中国传媒大学:文科613分,理科642分
中央财经大学:文科615分,理科661分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文科610分,理科655分
中国政法大学:文科610分,理科650分
扩展资料:
2020年四川省这批归档的特点:
首先,高校的满意率计划保持高位
今年四川省有一批本科生报考后,高校计划满意率达到99.41%,计划满意率较高。
第二,学生的申请表趋于理性
从文件的的观点,热区域高校的现象在过去已经改变,考生的整体区域目的地更加平衡,没有一些地区的学院和大学的学生更有短缺,源的综合平衡分布。
第三是“双一流”高校学生素质高
今年,在这批“双一流”高校招生中,达到要求的比例达到99.46%。在文科排名前100名的学校中,87%是“双流”学校,换班分数在50分以上。在科技排名前100名的大学中,“双一流”大学占83%,且变动线在90分以上。
第四是全省高校整体生源状况良好
在这批网上考生中,填写省级高校志愿的考生占考生总数的91.8%。其中,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这四所我省教育部直属高校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学生素质。今年,四所大学都比图书控制线高40分,而理科则比图书控制线高50分。
第五,对中外合作学院计划的满意度较高
据统计,今年在四川招收学生的中外合作学校共有84所,其中1712所已宣布计划招收学生。经过一轮申请,计划满意率为95.48%。只有一些学校有名额,而其他的可以完成他们的计划与第一选择的全部配额。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高考录取分数线(全国高考省控线、批次线)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拔尖网(https://www.bjshipi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招生章程的相关内容。
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发布时间:2009-04-24 11:35
--------------------------------------------------------------------------------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依法规范招生工作,保证招生工作正常顺利进行,西南交通大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并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学校全称:西南交通大学(以下简称:学校);英译名:SouthwestJiaotongUniversity;注册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二环路北一段111号。现有三个校区:成都九里校区、成都犀浦校区、峨眉山市峨眉校区。
第三条办学类型:公办;办学层次:本科和研究生;符合条件的本科毕业生由西南交通大学颁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由西南交通大学学位委员会颁发《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证书》。学校是教育部直属、首批“211工程”和“985”优秀学科创新平台学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
第四条学校招生的主要对象为:普通高考生、保送生、艺术特长生、艺术类学生、高水平运动员、国防生、西藏内地班、新疆内地班和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试行自主选拔录取工作。实行全日制学习形式。
第二章招生计划
第五条2009年教育部下达的我校招生事业计划7700名。招生计划贯彻国家的有关招生政策,制定学校分专业、分省招生计划,经教育部审定后,通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管理部门向社会公布。
第三章录取规则
第六条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原则。
第七条原则上在同批次同类招生计划数的120%以内接受省级招办投档。在第一志愿报考西南交通大学的考生未录取满额的情况下,接收非第一学校志愿考生档案,优先满足第一学校志愿考生的专业志愿。
第八条进档考生专业安排办法及加分政策处理办法:优先安排因学科竞赛奖享受加分政策考生。其余考生按高考成绩(不含加分)以专业志愿分数级差方式安排专业,高考总分相同时优先录取享受其它政策加分考生。专业分数级差:除一志愿外其余专业志愿为平行志愿,一志愿与平行志愿级差为7分,平行志愿与调配志愿级差为3分,同时参考相关科目成绩并其它表现全面考核择优确定专业。对无法满足所填报的专业志愿又不服从调剂的,作退档处理。
第九条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除本章程和分专业分省招生计划中注明的要求以外,执行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对国防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执行《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招生体格检查标准》。
第十条报考
英语和英语(
翻译)专业的考生须参加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管理部门统一组织的外语口语加试,并要求英语单科成绩达到100分及以上。英语、英语(翻译)、
日语、
德语和
法语专业要求考生没有口吃,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形象气质有优势的考生,建议残疾和身高欠佳考生慎重考虑。报考
建筑学、城市规划和景观
建筑设计专业,要求具备徒手画能力,新生进校后须参加学校组织的徒手画加试,不合格者根据高考成绩、专业志愿和学校其它专业录取成绩及人数情况转入其它专业学习。学校只以英语为外语安排教学,建议少数语种考生在报考我校时慎重考虑。
第十一条艺术类专业录取原则详见“西南交通大学2009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第十二条艺术类特长生的要求按教育部教学司[2008]27号文件精神执行。学校在本科层次第一批、第二批均录取艺术特长生,本科第二批次录取的艺术特长生在峨眉校区就读。
第十三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工作执行教育部教学厅[2009]1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9年普通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
第四章其它
第十四条预留计划用于解决各省之间生源不平衡问题。其使用程序按照教育部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在峨眉校区就读的第二批次本科生以西南交通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具印颁发本科毕(结)业证书,证书内容填写“在我校峨眉校区××专业学习”。
第十六条学校执行四川省物价局核定的学分制收费标准。各专业预收学费标准详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管理部门向社会公布分专业分省招生计划。
第十七条第一批次本科录取新生入住成都犀浦校区,新生住宿为4人一间,住宿费标准为每人每年1200元。第二批本科录取新生入住峨眉校区,住宿费标准为每人每年800~1200元。最终实际收费标准执行四川省物价局核定的标准。
第十八条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
邮编:611756
西南交通大学招生网:
www.AD1896.cn
电子信箱:zs@swjtu.cn
联系电话::(028)66367386、66366373、66366379、66366386
第十九条招生工作在学校
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下进行。监督电话:028—66366385。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条本章程由学校招生就业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本章程若与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上级有关政策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上级有关政策为准。
——摘自中国教育在线网
以上就是拔尖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拔尖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拔尖网:
www.bjshipin.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