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12 15:09:14 | 拔尖网
当前确实有个别地区将编程列入高考,但不是全国都这样。
将编程列入高考的省市,也不一定是所有学生都需要考编程。 拔尖网
以浙江为例
2017年浙江省高考改革,将信息技术(含编程)纳入高考科目,听起来确实是将编程列入高考,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高考时都必须考编程。
如图所示,信息技术(含编程)这一学科,只是一个选考学科,考生可以选择它,也可以不选择它。只不过一些高校的计算机相关专业会要求考生信息技术科目的高考成绩,如果不选择这些专业,那么高考考不考编程,还是学生们自己做决定的。
但不得不提的是,编程对学生升学肯定是有帮助的,清华北大保送生里有一部分就是信息集训队的成员,并且国内许多名校在提前招生时,对在信息学奥赛中取得良好成绩的学生会格外青睐。
为期3天的2021首场高考落下帷幕,浙江高考也冲上热搜。自从浙江实行新高考改革后,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教育部统一命题。而副科均由浙江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自主命题。 考试的时间随之增长,难度也随之增大。特别理科方面难度由难攀升。浙江高考的难度在全国来说也可以是首屈一指的,考题十分新颖,题目创新性性很强。 那么这其中究竟有什么原因,下面来具体分析:
一、浙江高考改革教育目的和教育理念创新新 。 新高考制度下高中阶段的教育目的变新了,传统高考制度下的教育目的虽然也是“以人文本”,重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个性塑造和综合素质。这种突出职业性及延续专业性的新兴教育理念之下,中学生的学习目的更明朗,对自己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了解得更清楚,从而强化了对学生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优化了学校教育系统,也实现了塑造学生个性的终极教育目的。教育的最终目的培养学生的能力,而并不是一味的提高学生的成绩,浙江高考难度上升,也更符合了这个理念,在大家的意料中。
二、考试内容和选拔制度创新。 传统高考方式为一考定终身。考生唯有一次机会,一旦失手就意味着大学之门从此关闭。显然,这种制度对辛辛苦苦学习的学子而言是不平等的、不公平的更是不合理的。新高考制度摒弃了这种考试方式,采取了“三年五考、选科两考、成绩从优”的考试方式,把学生学习重心由原来的仅限于高三一年变成了高中三年,真正体现了“多次机会、科学考试、择优录取”的考评思想。既然这种评价方式和选拔制度不合理,所以就要改革,而改革后的浙江卷难度也随之拍照并且逐年增大。
三、高考录取方式改变。 传统考试制度下高校录取以“志愿优先,成绩为主”为原则,以先择学校再择专业为录取方式,录取存有时间差异,即传统意义上的提前批、第一批、第二批和第三批次。新高考制度固然也是秉持“志愿优先,成绩为主”的原则,但录取方式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时间差异和批次录取的壁垒,凸显出了“专业优先,分段录取”的特点,这样一来,真正实现了专业与职业、学业与就业的延续性学习目的,更有利于高校培养出市场需求更大、专业技能更强的专家化人才。浙江的高考改革。不仅能够放心保学理念,还能够为国家培养出许多新的人才,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拔尖网(https://www.bjshipi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浙江省特控线多少分2023的相关内容。
2023年浙江省特控线可以参考2022浙江特控线多少分:普通类特控线为592分、一段线为497分、二段线为280分。
因不同年份高考分数线、考生集中分数低具有一定波动性,在高考报考时,考生除了关注高考分数外,自己成绩所在省排名位次也极为重要。考生可以根据目标院校的录取情况、招生计划,结合自己的高考成绩及全省排位,科学填报志愿。
2022年浙江省高考分数线、成绩、分段表相继公布。今年浙江省高考参考人数约29万人,普通高校招生分段表公布280分以上考生共计26.9万人,一段线上线人数17万人,600分以上4.8万多人,650分以上8388人,687分以上301人。作为赋分制省份,浙江2022年高考成绩与往年变化不大。
填报志愿注意事项
1、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在选择志愿前,要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优势进行全面了解。考虑自己擅长的学科、技能以及职业方向,这能帮助你选择合适的专业和学校。
2、研究相关专业和学校:详细研究你感兴趣的专业和学校,包括课程设置、教学质量、师资力量、就业前景等。考虑专业学科的发展趋势和自身的职业规划,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学校和专业。
3、参观学校和参加招生活动:如果条件允许,尽量亲自参观学校和参加招生活动,例如院校的开放日、招生说明会等。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学校的环境、氛围以及教学资源,对做出决策非常有帮助。
4、了解录取要求和分数线:学校的录取要求和招生分数线是决定录取结果的重要因素。仔细研究各个学校的录取要求,了解自己的高考成绩与录取要求之间的匹配程度,这样可以更准确地选择志愿。
5、多方面权衡:除了专业和学校的因素,还要考虑其他方面因素,如地理位置、学费、就业机会、学校的声誉等。综合考虑个人的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未来规划,做出最理性和最适合自己的决策。
6、咨询求助:如果对志愿填报有疑问或困惑,可以咨询学校的招生办公室、老师、辅导员、学长学姐等,他们会有更详细和专业的指导。同时,也可以向家长、亲友或拥有相关经验的人寻求意见和建议。
以上就是拔尖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拔尖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拔尖网:www.bjship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