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2 10:27:31 | 拔尖网
高考加分政策有它的道理,有些加分是不可取消的,如烈士子女加分政策等,但有些加分项是否具有实用性仍需讨论。如本次教育部取消的项目中的体育特长生、科技类竞赛加分等,它们的存在,难免会让学生进行所谓的“内卷”,高中生们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之余还要分心去“卷”竞赛、“卷”特长,如若不然,别人有了加分而你仅靠着裸分,岂不是在起跑线上便落下了一大截?甚至于,这类加分政策有时会被官场、资本钻了空子,成为滋生不公的平台。如此看来,这些项目的取消是大有裨益的。
加分政策给一部分考生提供另一种发展途径,这样能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不足,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升学率,受到许多学生和家长的广泛支持。
高考加分项目确实能帮助到许多学生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但是也引起了有些学生和家长的不满。有些学生把精力都放在学习上,但是最后往往考的学校不如那些特长生们,学生们心里会感到不平衡。
虽说加分的政策的初衷是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更能体现教育评价的多元化,比如有特长的考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再比如很多优秀的学生干部、体艺等特长生可以享受到这些待遇。
尤其是少数民族子女享受到的加分政策,还有烈士子女享受到高考加分政策等,都是可以理解的。
拔尖网(https://www.bjshipi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江苏省取消高考加分,对高考公平有何影响?的相关内容。
作为国内最受关注的考试,关于高考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许多人的关注。最近,江苏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高考的通知,顿时就成为了焦点,可谓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会考等级对高考有什么具体影响具体影响:1、一般情况下,会考没有通过即会考等级为D的亮悄,是不能获得高中毕业证,即没有参加高考的资格,考生只敬基渣要考到C以上,就可以拿到高中毕业证书。2、会考的等级锋首和高考没有关系,即高考录取不看高中会考的等级,高考录取完全是看高考的硬性成绩。会考对高考有影响吗?会考对高考有影响。1.会考和高考的关系:会考是指中国高中阶
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会产生什么后果?后果就是全部人平等了!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司长毛力提表示,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微博]加分优惠政策还将继续保留,但会进一步去研究、去改革。“最终的目标肯定是不加分,但取消高考加分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毛力提表示,取消高考加分政策需要有一个过程,需要教育的均衡发展。加分政策是一个阶段和特殊时期
社会考生能直接通过参加会考获取高考机会吗?可以。满足高考报名条件的即可参加高考报名,社会考生以社会青年的身份报名高考。高考报名要求:符合报名参加高考,首先要取得报考资格。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考生报名必须符合下述条件。1.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2.身体健康。3.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4.报考军队院校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必须是高中应届毕业生,年龄不
贵州将逐步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会对少数民族考生有什么影响?贵州将逐步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这件事情也是让每个人感觉到非常的意外的,我们都知道对于少数民族来说高考政策总是非常的照顾的,这一次取消也会对当地的少数民族考生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会让很多的人考不上高中。贵州采取这种方式也是有原因的,因为我们从相关的报道中可以看出贵州一个学校里面有一小半的人都是少数民族,由此可以看出加分效
关于高考加分的问题根据规定,应届高中毕业考生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者;高中阶段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或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者;高中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或“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或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者;高中阶段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者;高
如果强制增加高考的阅卷改卷时间,是否会对文科答题产生改变影响?增加阅卷时间不会对阅卷产生什么大的影响。也就是答案模式化和阅卷时间没有关系。所有应试考试,答案几乎都是标准的,自我发挥的余地很小。全世界都这样。连谷歌面试的问题,90%都是有标准答案的。答案不模式化,才是不公平的。对高考试卷中“主观题”的评阅是否能做到客观公正产生担忧,这无可厚非,毕竟考生答题是“主观”的,阅卷
江苏省高考加分政策江苏省高考照顾加分政策正式出台,该政策确定,省级优秀学生、少数民族考生、国家二级运动员等9类学生可享受在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加分投档,加分幅度在5到20分,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加分投档条件时,只可享受其中最高分值一项。和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可享受加分政策的对象多了两个,一是自谋职业的城镇退役士兵、在服役期间荣立三等功的退役军人,录取时可加10分投档,二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在高
高考取消注册入学有什么影响你被学校取消了上学资格。注册入学是高校招生的一种新的模式。注册入学是指考生根据院校提出的报考条件和录取要求,结合自身条件,向1-2所试点院校提交注册申请。院校根据考生高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等级、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职业中学学生为对口单招成绩、专业技能水平等),以及中等教育阶段的学习成绩等方面的情况,在一定计划范围内,根据院校招生章程,择优确定拟录考生。考生在拟
2024-12-18 20:57:53
2024-12-10 21:17:24
2024-11-06 18:18:44
2024-10-02 05:23:25
2024-09-30 22:33:22
2024-09-03 02:3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