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拔尖网小编整理了何为选调生?具体是做什么的?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辽宁08省市招考公务员7月27日起开始网上报名
备受关注的辽宁省暨沈阳市各级机关考试录用公务员和聘任法院书记员工作即将于7月27日开始报名。
一问:报考需要啥条件?
此次全省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基本条件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72年7月26日至1990年7月26日期间出生),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和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具有录用主管机关规定的报考职位所需其他资格条件。
但有几类人不能报考,包括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在2006年-2008年中央及全省机关招考中被认定有考试作弊行为的人员,现役军人、新录用的公务员在试用期内的、公务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在读的非应届高校毕业生,以及具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
乡镇招考职位资格条件中标明招录纳入我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辽西北计划”、“三支一扶计划”高校毕业生的职位,属专门招考上述“三个计划”中服务期满考核合格人员的职位,“三个计划”之外的人员不能报考。检法系统及监狱劳教系统此次公务员招录,不进行体能测试。
二问:何为基层工作经历?
今年录用公务员加大了招录有基层工作经历人员的比例。“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在县(市、区)级以下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团组织及在农村工作的经历。在各类企业、非公有制单位工作及自谋职业、个体经营的人员;曾在基层工作,之后再进入学校就读的应届毕业生;纳入我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辽西北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的高校毕业生,均视为具有基层工作经历。基层工作年限计算的截止时间为2008年7月26日。报考人员自行解决与原工作单位人事
劳动关系问题,出现纠纷与录用(聘任)单位无关。
三问:录用职位到哪查询?
2008年全省各招录机关的具体招考人数、职位简介、考试类别和资格条件等可通过以下网站查询:辽宁省人民政府网(
www.ln.gov.cn
)、东北新闻网(
www.nen.com.cn
)、辽宁人事人才公共服务网(
www.lnrc.com.cn
)、辽宁人事考试网(
www.lnrsks.com
)。
沈阳市招录机关的具体招考人数等情况可通过沈阳人事编制网站(
www.syrsw.gov.cn
)查询。为方便读者查阅,沈阳晚报也将刊登。
四问:何时网上报名?
本次考试报名全部采取网络报名的方式进行,不设现场报名。报名网址是辽宁人事考试网(
www.lnrsks.com
)。报名时间为7月27日8:00至8月7日24:00。涉密职位不通过网上报名,由市以上组织、人事部门和招考部门另行组织。
报考人员可按属地选择参加考试的考区。在沈阳参加考试的考生,报考省直招考部门的选择“省直考区”,报考沈阳招考部门的选择“沈阳考区”。
已缴费的报考人员,于8月23日8:00-9月6日8:00登录辽宁人事考试网,自行打印准考证(A4纸)。
五问:笔试成绩啥时公布?
公共科目笔试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考试内容详见《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08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公共科目笔试时间为9月6日。上午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下午考申论。
本次考试在十四市设置考区,省直考区设在沈阳。公共科目笔试的成绩及最低合格分数线可于10月上旬登录辽宁人事考试网(
www.lnrsks.com
)、辽宁人事人才公共服务网(
www.lnrc.com.cn
)查询。
公共科目笔试结束后,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确定省直部门进入面试人员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各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确定本地区进入面试人员的最低控制分数线。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及监狱系统进入面试人员的最低控制分数线按属地化原则确定。
纳入我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辽西北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及“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高校毕业生,报考辽西北地区(锦州市、阜新市、铁岭市、朝阳市、葫芦岛市)县(市、区)级以下机关公务员的,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加5分(一科加2.5分)。
六问:面试人选如何确定?
笔试最低合格分数线划定后,按招考计划人数与面试人数1∶2的比例,依照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排序,从笔试成绩合格考生中确定各职位参加面试的人选名单。最后一个面试人选的笔试成绩并列者,同时参加面试。省直招考公务员和书记员面试人员名单将在辽宁人事考试网(
www.lnrsks.com
)、辽宁人事人才公共服务网(
www.lnrc.com.cn
)公布,沈阳市招考公务员和书记员名单将在沈阳人事编制网(
www.syrsw.gov.cn
)公布。
专职
翻译职位面试前加试专业科目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后,按照招考计划与参加专业科目考试人数1∶8的比例,依照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排序,在笔试成绩合格考生中确定专职翻译职位专业科目考试的人选。笔试成绩合格考生不足的,按实有合格考生确定专业科目考试的人选。专业科目考试后按专业考试成绩从高到低1∶2的比例确定面试人选。
面试主要采取结构化面谈的方法,满分100分,合格分数线为60分。法院系统聘任书记员职位面试共分两部分,一部分为结构化面谈,一部分为微机看打录入。
七问:笔试面试成绩咋权重比例?
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结束后,将根据总成绩,按招考计划1∶1的比例确定体检和考察人选。总成绩并列者,按面试成绩由高到低的排序,确定体检和考察人选。
笔试、面试成绩的权重比例各为50%,权重计分的公式为:总成绩=笔试总成绩÷笔试科目数×50%+面试成绩×50%。
专职翻译职位公共科目笔试不计入总成绩,专业科目考试、面试的权重比例分别为60%、40%。总成绩=专业科目考试成绩×60%+面试成绩×40%。
法院系统聘任书记员职位笔试、面试成绩的权重比例各为50%。面试中结构化面谈成绩占面试成绩的40%,微机看打录入成绩占面试成绩的60%,面试成绩满分为100分,权重成绩60分为及格。笔试、面试权重计分公式为:总成绩=笔试总成绩÷笔试科目数×50%+面试成绩×50%。
八问:考试是否有指定用书?
省、市人事部门提醒广大报考者,本次考试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目前社会上出现的任何以公务员考试命题组、专门培训机构等名义举办的辅导班、辅导网站或发行的出版物、上网卡等,均与本次考试无关。敬请广大报考者提高警惕,切勿上当受骗。

何为选调生?具体是做什么的?
什么是选调生
选调生,是各省党委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本科及其以上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进行重点培养的群体的简称。
哪些人可以报考选调生
根据中组部有关政策规定,主要是全日制普通高校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优秀应届毕业生,要求是党员(预备党员)、一定身份的学生干部、应届毕业生,校级以上奖励,根据中央有关政策,2011年以来,参加基层服务项目、符合选调生条件的往届高校毕业生(像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人员等)也可以报考。
高校毕业生比较适合报考选调生
实践证明,并不是所有的高校毕业生都适合报考选调生。综合各方面意见,以下人员比较适合: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具备从事机关工作的基本素质和党政领导人才的潜质,适应基层艰苦环境,在校期间综合表现优秀,学习成绩良好,群众威信较高的高校毕业生。
报考选调生有无户口和生源地限制
一般来说对双一流重点院校应届毕业生招考不限户籍(须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不限生源地;对非双一流重点院校应届毕业生限制户籍或生源地;对参加基层服务项目、符合选调生条件的往届高校毕业生(如大学生村官等)限制工作地及服务年限。 [1]
对研究生实行什么政策
在考录计划上,实行计划单列。在分配上,博士研究生安排到市直部门挂职锻炼;硕士研究生到县市区工作。以河北为例,原则上,选调生必须进入基层锻炼,两年内关系不准调动。市、县街道、城关镇也算基层。
关于公务员考试的“具有2年及以上基层工作经历”是什么意思???
拔尖网(https://www.bjshipi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考试的“具有2年及以上基层工作经历”是什么意思???的相关内容。
“
基层工作经历
”是指在市(地)以下(不含
副省级城市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团组织,各类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及农村工作的经历。自谋职业、个体经营的人员,也视为具有基层工作经历。
基层工作经验
,指的是毕业后正式的工作经验。在普通高校就读期间工作经历,视为
社会实践
经验,不视为基层工作经验,当然,这里的在校的社会实践,特指普通招生计划的学生在校的社会实践。如果是成人教育在职参加的学历教育,其就读期间依然从事正常的单位工作,这不属于社会实践,其工作经历有效。
扩展资料:
公务员考试
报考条件和流程
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应届毕业
硕士研究生
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
(三)拥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四)具有良好的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专以上
文化程度
;
(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5]
流程:
1.浏览报考信息(考试公告、考试大纲、职位条件一览表)
2.选定职位(专业上有疑义,可咨询所报单位)
3.开始网报
(1)登陆网报网站及页面
(2)填写报名信息并上传照片
(3)等待审核
拔尖网
(4)审核通过后网上缴费
(5)报名成功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公务员考试
以上,就是拔尖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何为选调生?具体是做什么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拔尖网:
www.bjshipin.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