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09 09:51:45 | 拔尖网
武汉轻工大学的学费如下:
武汉轻工大学学费分为三档,分别为4000元/年、5200元/年和25000元/年。其中历史类专业学费为4000元/年,包括护理学、健康服务与管理、康复治疗学等;物理类专业学费为4000元/年,包括信息与计算科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其他专业学费为25000元/年,包括广告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等。
扩展资料:
武汉轻工大学(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全国最早培养粮食行业专门人才的学校,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南亚东南亚大学联盟高校,入选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全国食品、畜牧饲料水产行业重要的研发基地,是国家粮食行业(武汉)教育培训基地、全国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
学校源于1951年创办的武汉市会计中等技术学校,曾先后隶属于原国家粮食部、商业部、国内贸易部;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组建武汉粮食工业学院;1993年,改名为武汉食品工业学院;1998年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建、以湖北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1999年,改名为武汉工业学院;2000年和2003年,原武汉交通卫生学校和原湖北省通用技术工程学校先后整体并入;2013年,更名为武汉轻工大学。
截至2023年1月,学校现有常青和金银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0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04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186万册,数据库48种,电子图书230万余册;设有17个教学院(部),开设本科专业70个。
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70个,交叉学科硕士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类别(16个领域);有专任教师1300余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20000余人
《武汉轻工大学》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
提取码:cyq6武汉轻工大学(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是全国最早培养粮食行业专门人才的学校,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拔尖网
拔尖网(https://www.bjshipi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武汉轻工大学是一本吗院校?的相关内容。
目前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本科一批次、二批次概念,武汉轻工大学在湖北是本科批次招生,所以我们通常认为武汉轻工大学是本科大学;在河南省、安徽省、云南省是第二批次招生,该地区考生可以认为它是二本大学。等武汉轻工大学是一所本科类院校,有农学、理学、医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工学、土建大类、医药卫生大类、其他等专业,建校70年。
武汉轻工大学综合实力略胜于武汉纺织大学、湖北经济学院、江汉大学(商学院最好)和长江大学(它的一本专业在此不考虑),但不及武汉工程大学和湖北工业大学这样的学校,学校高分专业分别是机械 、土建和电气,机械和电气的学风也很好,但是学校王牌专业是食品,这也是学校更名为“轻工”的原因之一。
武汉轻工大学简介:
武汉轻工大学(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是全国最早培养粮食行业专门人才的学校,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学校源于1951年创办的武汉市会计中等技术学校,曾先后隶属于原国家粮食部、商业部、国内贸易部;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组建武汉粮食工业学院;1993年,改名为武汉食品工业学院;1998年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建、以湖北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1999年,改名为武汉工业学院;2000年和2003年,原武汉交通卫生学校和原湖北省通用技术工程学校先后整体并入;2013年,更名为武汉轻工大学。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为湖北省优势学科、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国家对食品绿色加工、食品营养与安全的战略需求,是舌尖安全的守护者。
武汉轻工大学畜牧学学科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于1984年设立了全国首批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专业。该学科坚持“农工相融”理念,利用该校的工科优势,以动物营养和饲料工程为特色,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工程设计相关课程,培养服务于畜牧饲料行业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2个校区,办学用地面积近10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166万余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3.38亿元;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研究生19000余人;设17个教学院(部),举办有国际教育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开办70个本科专业、9个专科专业。
学校有在职教职工1400余人,专任教师9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5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超过专任教师总数的90%。教师队伍中,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省高端人才引领培养计划第一层次人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全国优秀工作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国家和省部级高端人才和专家名师70人次。学校聘有国家“高端外专”人选、湖北省“百人计划”和“楚天学者计划”等50余位知名学者,陈焕春院士、印遇龙院士和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马勇、杨金海等专家名师担任学校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