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大学生根据家长喜好报专业的比例占多少?

发布时间:2024-12-12 18:49:10 | 拔尖网

拔尖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大学生根据家长喜好报专业的比例占多少?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大学生根据家长喜好报专业的比例占多少?

大学生根据家长喜好报专业的比例占多少?

这样的问题确实太专业了,真的统计的话,要费很多人力物力。
报志愿该不该听父母的呢?

我的父母都是医生。从小学到初三,别人问我最想从事什么职业,我毫不犹豫的说医生。我那时候总是成长的轨迹设想的 带着理想化的按部就班:考上好的高中、再考上名牌大学的医学院、读研、然后分到某个大医院工作。但是上了高中,我高一那年 月考成绩一般都是班里的20-35名的范围内上下波动(全班共40几人)。然后我觉得自己名牌大学的医学院是考不上的。到了高二,开设了生物课,我发现自己在考试前 有限的备考时间内不是很擅长记大量看上去 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大脑会在一定的程度上达到饱和,甚至有抵触感。而在那个时候开始,省内大医院的门槛就是博士。我想,我不太想过象牙塔里一成不变的生活,一条路走到黑。虽然有的女生能胜任读博,但是,我清楚的知道自己并不适合。哪怕进一般的医院也要考研,因为我不擅长短时间大量的记忆,就算我的父母和我是一个行业的,可以辅导我,我也存在考不上研的风险。这样一来我进任何医院都是天方夜谭,连“关系”也靠不住了。如果真的幸运考到博了,本科5年,硕士3年,博士至少4年。读出来已经30岁了,对于一个女生来说年龄太大。我不希望我刚进单位,还没有站稳脚跟,就要面对结婚生子的问题。此外,医生的工作过于繁忙和辛苦、时常黑白颠倒、春节等法定节假日都要值班、以及医患关系复杂,都是我放弃这一行业的因素。我在高二的时候就和我父母提了我的想法,所幸的是,他们没有觉得很可惜,反而很支持我去从事自己喜欢的专业。高考之后,我把我的志愿锁定在了外语、商科(如会计、金融、国贸等)和设计类,这些范围是我在高中三年就逐渐规划好的。填志愿的时候,七大姑八大姨反复和我说学医有多好、你家里有关系找工作比别人更方便等等,我理解他们的好意,但是我最后仍然没有填任何 与医学相关的专业,最后我录取到的是外语类的。自从我被大学录取之后,我父母就时常告诉我,你以后职业生涯中,父母帮不到你,你要完全靠自己努力。我身边很多人从事着和父母一样的职业。和我的情况完全不同。我不能贸然的评价我和他们哪一种情况更好。但是有一点确定的是,你在选择行业之前,要学会对自己的性格特质做一个全方位评估,要慎重考虑,而不是仅仅因为家里面有哪个行业的关系网 而选哪个。如果你父母从事的工作,你确实有把握 你有具备胜任这一行的特质,那么,你朝着这个方向不停努力,同时家庭背景对你来说 是能提供很大的助力的。我以前的同学里面,有男生的父亲是某酒店董事长,他本身具有很强的商业洞察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他从高中毕业就开始学习投资、股票等,致力于发展家族企业。也有女生,父母是英语老师,她从小就在全省、全国大型英语演讲比赛中获奖,毕业后也立志当英语老师。我佩服着勤奋努力并且有父母当“神助攻”的他们,同时也不后悔自己当时做的决定。这两者并不矛盾。

大学生根据家长喜好报专业的比例占多少?

高考选专业专业是听父母的选比较实际的,还是追随自己

作为刚填完志愿的年轻人,我并不完全赞同全听父母的建议。毕竟,父母总是从就业和薪酬的角度出发,可能会忽视兴趣的重要性。不过,他们的建议有时也有其合理之处,不妨听取他们的意见。

刚从高中毕业的年轻人,往往对专业的情况了解有限。对于父母来说,他们的判断也不一定准确,甚至可能比你更加盲目。他们可能会盲目地相信某个专业是热门的,而忽视那些有发展前景的专业。

如果你真的在某个专业上与父母产生分歧,这并不是你想要看到的情况。因此,与其苦恼,不如寻求一个平衡点。与父母沟通,尊重他们的意见,同时也要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不要执着于一个你极度厌恶的专业,也不要只专注于你非常喜欢的专业。兴趣固然重要,但在具体大学中,你所喜欢的专业可能并不强势。因此,盲目地追求兴趣并不比父母的盲目更合理。

父母与你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你的未来幸福。选专业这种人生大事,应该由你们共同决定。这不仅是父母的责任,也是对他们的一种尊重。

当然,如果父母不愿意沟通,坚持让你选择一个你极度厌恶的专业,你可以坚定地表达自己的立场,争取更多的自由选择。

在选择专业时,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平衡点。父母和你都应该尊重彼此的意见,共同做出明智的选择。

为什么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毕业后可以从事教师或者医生职业?

拔尖网(https://www.bjshipi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为什么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毕业后可以从事教师或者医生职业?的相关内容。

现在的社会,有个奇怪的现象:父母是学医的,很少会让子女学医;父母是做老师的,很少会让子女做老师。因为这类父母已经体会到了作为医护人员与教师的心酸与不容易,所以才更希望子女不要步自己的后尘。当然,那些奉献精神比较强的,例如把救死扶伤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崇高的理想与神圣使命的“神人”不算。

相反,希望自己子女学医或做老师的,一般都不是这两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基于对这两个行业的不了解,以及对这两个表面光鲜的行业的错误认识,才会觉从事这两个行业比较好。

举个例子,本人是有着7年护龄的护士一名。我肯定不会让我的子女从医。我自己在这个行业所受的压力辛苦我不会让孩子再去体验。我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家里人让报师范,说当老师不错,但那时候特别反感老师,觉得自己初中高中在老师的"魔爪"下好不容易毕业了怎么会去当老师呢?但是,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觉得老师真是一个非常好的职业!有寒暑假,有周末,能朝九晚五,不用倒夜班,对一个医护人员来说,这就够我们羡慕的了! 拔尖网

我当时报考护理学,纯粹是听人说好找工作。在这之前从来没去过医院,简单的认为护士嘛,就是简单的打针输液,然后就没事了。上了医科大学后才后悔的不行。说句实话,现在从事这个行业,纯粹是为了生存,为了养家糊口,这就是一份工作,我要做的就是认真做好自己每天的工作,然后拿自己应得的辛苦钱。什么救死扶伤,什么白衣天使,对不起,这些高帽子我不需要,我也没有这么伟大,我只是做好本职工作而已。曾经很多次,压力大、累死累活的时候真想辞职转行,但是都没成真,实在是因为除了这个工作别的工作自己也不会做啊!大概这也是很多医护人员想改行却又没有改行的原因吧?

以上就是拔尖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大学生根据家长喜好报专业的比例占多少?,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拔尖网:www.bjshipin.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大学生根据家长喜好报专业的比例占多少?”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